- IC型号
企业档案
产品分类
芯片业:阳光总在风雨后见彩虹
发布时间: 2023/2/9 9:16:39 | 179 次阅读
对于在逐步收紧的市场中辛苦耕耘一年多的芯片企业来说,2023年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。市调公司Utmel预计,2023年芯片行业营收将下滑约2.5%。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(WSTS)更为悲观,预计2023年芯片市场规模将萎缩4.1%,至5570亿美元。低迷的市场需求势必映射到企业业绩之上。而在英特尔、AMD、英伟达等国际大厂遭受业绩压力的时候,国内芯片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。如何做好准备应对下行周期将是我国企业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。
下半年有可能走出低谷
受智能手机、个人电脑以及家用电器等消费类电子市场拖累,需求疲软、库存高企,是本轮芯片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的重要原因。IDC数据显示,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.1亿部,较上一年下降了11.3%,是自2013年以来的低年度出货量。而根据相关报道,目前存储芯片的库存已达空前高位,足以供应未来3至4个月的需求。
2022年一直对芯片有着强劲需求甚至一度“缺芯”汽车行业,到了2023年也已得到大幅缓解,虽然偶尔还会出现某几类芯片的缺少,但2021年那样因缺芯导致大规模汽车减产的情况却基本不会再度出现。这也意味着,一些芯片企业再难凭借汽车芯片一条业务线独撑业绩。
采访中也有部分不认同“下行周期”的说法。华芯金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吴全便认为,半导体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及其波动呈现正关联特征。过去的三年,半导体产业受新冠病毒感染、贸易摩擦、局部冲突等因素影响,呈现宽幅波动。2023年经济尤其亚太地区整体会进一步向好,预计半导体产业也会继续与宏观经济保持同步。
但是,就短期情况来看,经济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,下游应用对芯片需求也在收缩。分析认为,芯片库存的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,市场有可能在2023年第三季度或者年中之际走向回暖,行业恢复景气。也就是说,对芯片企业来说,2023上半年仍有一段“苦日子”要过。
上一篇:英飞凌新推出的160V MOTIX三相栅极驱动器IC
下一篇:芯片寒冬伏击